石门县2014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县委提出的瞄准“一个新任务”,开展“四大攻坚战”,落实“三大保障”,实施“十大标志性工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经济发展势头稳健
初步测算,一季度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5.89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比全市10.1%的平均增速低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7.05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14.82亿元,增长8.6%。
1、农业经济平稳运行。一季度,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1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一是秋冬播面积增加。全县粮食作物秋冬播面积12.52万亩,增长1.8%;油菜籽面积39.17万亩,增长1.4%;蔬菜面积7.79万亩,增长3.3%。二是养殖业发展平稳。全县牲猪出栏28.72万头,增长2.8%;羊出栏12.83万只,增长2.4%;牛出栏1.31万头,增长1.7%;家禽出笼212.60万羽,增长12.8%;水产品产量4412.2吨,增长3.0%。三是春茶产销形势良好。初步统计,全县鲜叶开园时均价135元/公斤,同比略降8元/公斤,但在清明前又小幅上涨。“石门银峰”鲜叶最高价200元/公斤。茶祖印象、渫峰名茶的单芽收购价格145元/公斤,同比持平。全县清明前名优茶产量2.5万公斤,销售产值3500万元,同比略增。
2、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5.1亿元,同比增长12.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1%,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了4.4个百分点和3.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一是重点企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县有13家企业产值过亿元,平均增速16.4%。其中大唐公司完成产值2.73亿元,同比增长11.5%;海螺公司完成产值2.21亿元,增长17.2%,华电公司完成产值2.29亿元,同比略降1.4%。二是支柱产业贡献作用明显。食品(饲料)加工、建材、电力、化工、矽砂(石膏)、机电和医药7大支柱产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2.8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8.6%。其中增长较快的产业是机电和建材,产值分别增长了32.5%和21.4%。三是园区工业平稳运行。园区59家规模工业完成产值33.8亿元,实现增加值12.1亿元,分别占全县规模工业的比重为61.3%和76.4%,同比增速分别为12.7%和12.5%。
3、第三产业增速回落。受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速放缓和住宿餐饮业营业额下滑等因素的影响,一季度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8.6%,比上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低 1.2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3.1%,增速比上年同期低66.8个百分点,影响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和GDP增速分别为8.5个百分点和3.5个百分点。
(二)社会需求稳中有增
1、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一季度,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同比提高了0.2个百分点,比全市增速低0.4个百分点。其中,限上单位完成总额1.73亿元,增长31.8%。一是汽车销售形势好。石门于3月份举办了第三届汽车展销会,仅3天时间销售汽车200多台,成交额2000多万元,全县限上汽车销售企业销售额增速均超过了40%。二是百货行业增长快。全县三家规模较大的百货超市实现营业额2879万元,同比增长27.9%,其中开业仅1年多的好润佳超市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了42.0%。
2、投资需求逐步升温。一季度,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2亿元,同比增长27.1%,增速同比提高了64.6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增速高1.8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0.3亿元,同比下降4.1%。一是投资项目增加。全县新开工项目52个,同比增加33个。全县投资施工项目数量达到了92个,总投资规模3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6.0%和1.1倍。二是工业投资引领增长。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65亿元,增长59.3%,占全县投资总额的91.4%。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采矿业,分别完成投资4.2亿元和1.4亿元。三是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全年安排重点工程62个(含全市“双百”项目16个)。全县十大标志性工程和市直接考核重点项目已有人民医院院区北扩、碳纤维电热衣、标准化厂房等26个项目开工,实际完成投资2.68亿元。16个全市“双百”项目已有7个项目开工,完成投资0.97亿元。
(三)生产要素保障有力
1、存贷款规模持续扩大。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比年初增加8.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07.9亿元,同比增长15.2%,比年初增加8.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2.5亿元,同比增长3.6%,比年初增加0.8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比45.6%。
2、争资争项有序推进。截至3月底,累计到位资金7.79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比例26.4%。
(四)收入分配稳步增长
1、财税收支继续增加。 一季度,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3280万元,同比增长30.6%,比全市增速高12.1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2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其中税收收入9089万元,增长18.4%。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4843万元,同比增长9.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105万元,增长13.1%。1-3月,国地两税完成各项税收22006万元,同比增长43.2%,其中国税完成13018万元,同比增长66.8%,地税完成8988万元,增长10.2%。
2、城乡居民持续增收。一季度,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4元,增长11.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94元,同比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3元,增长12.3%。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增长乏力,下行风险加大。从宏观经济发展环境来看,全球金融危机并未触底,世界经济增长信心不足,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7.4%,较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8.7%,增幅回落0.8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下降1%,其中出口下降3.4%;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2.3%,PPI(工业生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下降2%,经济增长虽然仍处于合理区间,但放缓迹象明显,对县域经济将起到传导效应。从石门的实际情况看,部分指标较快增长的因素是上年一季度负增长或增速慢,基数相对较低,随着后期基数的提高,增速可能回落。如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总收入上年一季度增速分别为-37.5%和-26.1%,规上工业增加值上年一季度增速为10.2%。今年一季度,核算GDP的农业、建筑业、非营利服务业等行业增加值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若后期没有新的增长亮点,半年双过半的目标任务完成难度很大。
2、工业增量受限,上行压力增大。石门工业受结构性的影响,继续快速上行的困难大,极有可能出现增速下滑的情况。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建材、电力行业产能达到极限。一季度,全县建材生产企业工业产值增长21.4%,其中海螺公司完成产值2.2亿元,增长17.2%。大唐和华电公司合计完成产值5.0亿元,增长5.2%。受发电计划和节能降耗等因素的影响,龙头企业生产还存在不可确定性。二是化肥生产企业生产下降。全县5家化肥生产企业由于自身产品单一,受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产值均大幅度减少。玉叶公司和田园公司一季度工业产值甚至下降超过了六成。三是国有改制企业发展艰难。宝川连杆公司由于铸造车间无法生产,订单减少,3年累计亏损超过1000万,今年一季度已经亏损100多万。四是部分资源企业关停。初步预计全年将有10家左右企业出规,产值减少30亿元以上。青峰煤矿、新源合作煤矿等资源型企业已进入政策性关闭程序;康尔石膏、耀顺、隆威公司等处在半停产状态;铭添制衣和腾艺工艺公司已经搬迁注销。
3、投资质量不高,增长压力加大。一是基数偏高,增长压力大。去年全年完成投资142.4亿元,总量在全市排第二位,占全县GDP的 78.7%,今年每增长1个百分点需要增加绝对额1.43亿元,按照全市平均增长30%的目标,则要增加42.7亿元。二是项目偏小,缺乏亿元项目。项目投资额小是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短板。截止3月底,全县12个亿元以上施工项目投资均已近尾声,本年未上报投资额,还没有一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而同期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178个,完成投资49.7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1个,完成投资7.3亿元。三是房地产开发实行法人注册地管理,无法反映全县投资成果。如房屋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大汉公司法人注册地在长沙,项目数据则由长沙上报;施工面积20余万平方米的九澧怡园项目,由于缺少申报手续,无法进入石门的项目库。
4、传统服务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热度不够。目前,国内正处在改革的阵痛期,石门也难独善其身。旅游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整体出现下滑,而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未能提前补位。一季度,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至近6年的较低水平,低于年均增速1.2个百分点,对经济的贡献率为38.7%,仅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
5、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增收前景不明朗。由于去年为暖冬,病虫基数较大,加之今年2月持续低温,对全县柑橘造成不同程度的冻害,炭疽病流行,全年可能减收。年后的低温天气,导致茶叶开园推迟近20天,收购价格也较去年有所下降。养殖业受市场供求和疫情的影响,生猪和肉鸡价格同比下降9%和18%。主导产业的收益减少,将直接影响全县农民增收。
三、下一阶段的对策与建议
为确保半年目标任务实现“双过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增长点。
1、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工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力。要加大对现有工业企业在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的扶持力度,特别是抓好骨干企业服务工作,充分释放产能,发挥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督促签约项目和在建企业的落户和投产工作,尽快形成现实生产力。要调整现有工业结构,重点发展水晶水钻、食品产业、建材产业、机械制造产业集群,确实形成一批主导产业。
2、加快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合理流转,开展农业集约经营,培育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水平,创造城市就业岗位,稳步扩大农民就业渠道以增加收入。鼓励柑橘、茶叶加工企业和协会、基地联合,提升农产品标准化、有机化种植水平。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推广,提升石门茶叶品牌知晓度,提高附加值,增加茶农收入。
3、加速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拉动经济稳步增长。服务业是县域经济中的重要产业,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三公”消费大幅压缩的环境下,就要依靠普通居民拉动消费,激发服务业的活力。要积极增加就业岗位、调整分配格局、健全消费服务设施、加强市场监管和出台相关的刺激消费政策,让居民愿意消费、敢于消费、乐于消费。
4、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项目是推动发展的抓手和支撑。要把发展的目标落实在具体项目上,以项目带投资,以项目调结构,以项目促发展。全力推进“十大标志性工程”建设,发挥投资乘数效应,带动经济发展。引导大汉公司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在我县登记注册,使其真正反映石门的建设成果。要按照有利于基础增强、产业增效、财政增收的原则,着力争取、引进、建设一批亿元、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和特大型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扩充项目总量和投资强度,为经济发展储备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