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独臂人普情
—记汉寿县4次参加人口普查的普查员王良福
汉寿县坡头镇永丰垸村69岁的独臂老人王良福,先后参加过第四、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今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刚一启动,村里首先就想到了他。
春风化雨解疑虑
当村支书陈立华晚上摸到他家,请他出来搞村里的人口普查时,老人开始有些犹豫。他已听说这次人口普查要用电子设备拍照、录入、上报数据。如今,自己年纪大了,一家一户上门,来来往往地跑,确实力不从心;村里这些年新增了一些孙子辈的人,别人认得他,他不认得别人,有的是面相很熟却叫不出名字;现在的普查设备、技术、指标、要求与往届也大不一样了,担心自己奈不何。
村支书理解王良福的顾虑与担心。他鼓励老人道:“您搞了几次人口普查,前后有几十年,我知道您对这份工作是有感情的;这次人口普查也许是您最后一次机会了,搞事能有始有终,人生就没有遗憾;您资格老业务熟,牵个头把把关,具体的事让年轻人去做;技术和设备上的事你莫急,县里镇里肯定比我们想得还周全些……”一席体己的话,说进了老人心里。
“村里这么看得起我这个老朽,我也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快七十的人了,还能为国家的事出份力,我还是很乐意的。书记,你放心,我答应的事,就是日夜不歇,也会搞好!”王良福有些激动。这就是我们最基层的普查员!他们首先想到地不是待遇,不是辛劳,而是党支部看得起,是责任与奉献,念念不忘地是那一份职业情感!
操作全凭“一把手”
老王年轻时,是村里有文化、爱钻研、遇事走在前头的人,一次修电排不幸失去了右臂,后来,村里的同龄人便给他起了个“一把手”的外号。每次人口普查,都是全凭一只左手填表、汇总。这次人口普查,采用了全新的技术手段,一套智能化、信息化的操作,确实给王良福老人带来不小的挑战。
但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坚信只要肯学,外行也能成内行。9月初,县里部署“两员”培训,因疫情影响,2000多名普查员集中培训风险太大,便推出了“线上线下”同步授课模式,村里“两员”在村党员活动中心的“智慧党建平台”听课、测试。老王担心电脑里上课冇听懂的无法问,坚持要到县里的主会场受训。经多方联系协调,县里同意了老人的请求,并安排了他的吃住。老王也很钻机,先到县人普办认到几个授课老师,以便上课时提问。3天的培训,老王很认真,无论是政策、指标、表格,还是电子设备的操作,反正要搞懂为止,3次现场考试,分数还不错。此次培训,老人很开心,临走还对授课老师一一致谢。
人老肯学新知识,熟练掌握小程序,用灵活的左手填写表格、录入数据,在坡头镇“人普圈”被传为佳话。
头顶白发走千家
“普查冇得巧,两腿舍得跑;白天上门克,晚上屋里搞。”这是老王搞了3次人口普查的体会,也是他传授给年轻普查员的诀窍。
培训结束后回到村里,镇里发的人普专用提袋送到了他手上。老王一看,袋子还蛮有档次,便和老伴商量后买了件新外套,他说,如今代表村党支部搞事,反正头发染哒也还是老东西,可衣服不能穿得太寒酸。就这样,老王像换了个人似的,每天走东家跑西家,遇人就讲人口普查。
永丰垸村是个大村,全村3710人。由于农村的特殊环境,村民白天要下地干活,入户基本找不到人,只能利用中午或晚上的时间挨家挨户的登记,有些全户外出人员找不到联系方式,他不畏艰辛凭着对工作最大的热情和激情,找邻居,问亲戚,辗转多次想尽办法最终找到户主联系方式,坚决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在为期100多天的普查工作中,真正做到了“5+2”、“白加黑”,就连国庆期间,他也只休息了一天就投入到普查工作中。
老王的儿子、儿媳都在北京市工作,女儿出嫁到常德市里,两老生活本就无忧无虑。看到老头子没日没夜地忙,身患癌症的老伴很心疼:“奔七的人哒,何苦还吃这个亏。”“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参加人口普查了,我要为我的普查经历划一个完美的句号。”
一个年近七旬的独臂老人,凭着对人普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坚守着自己的初心,用勤劳、智慧和汗水,履行了对党支部的庄严承诺,向国家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