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在支持传统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上,陆续出台了加快发展现代新型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省人民政府为此亦相继制定了加快促进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意见,以期通过政策措施的扶持不断促进服务供给规模和质量水平的提高。加快发展服务业,可以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带动和扩大社会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是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服务业的必要性
1、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桃源来说,经济发展正受到农业处于平稳低速增长状态、规模工业面临晟通集团产能全部释放以及能源、原材料、资源、资金、环境制约而导致增速减缓乃至将出现低速或负增长运行状态的冲击,靠农业和工业支撑的县域经济增长正处于下行状态。在这种状况下,服务业的优势和作用凸显,因为桃源是一个百万人口大县,对服务业的需求很大,而且桃源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只有9271元,仅相当于全国的41.3%、全省的54.7%、全市的58.4%;二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6%,与小康标准50%相差甚远,因而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服务业范围广、门类多,涉及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既有生产性的又有生活性的、既有传统型的又有现代型的,当前状况是传统服务业需求经久不衰、现代服务业方兴未艾,通过政策激励和扶持可以促进快速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引领县域经济继续腾飞的重要引擎。
2、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手段。当前城镇化的表现形式是工业化和人口集聚,即通过兴办工业,吸引农民到城镇就业与居住生活。桃源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已呈雏型,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辅助以配套政策,完善好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而无论是传统服务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都是技术、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和规范发展,可以吸纳城乡新增劳动就业,形成人口集聚。新型城镇化必然是工业化和服务业高度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抓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手段。
3、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小康监测比较重要的一项指标是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90%以上,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0%以上。到2014年止,全县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72.8%,其中服务业占36.0%。按一产业现有的增加值额度推算,要达到全面小康标准,全县经济总量需突破700亿元,其中服务业增加值需突破350亿元,而现在服务业增加值只有91亿元,如此大的空间需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速发展才能达到小康标准。
二、桃源县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经营性服务业的行业特征优势不明显。一是经营分散。除垄断行业外,其余行业没有得到系统性的引导发展,很少形成有龙头产业。二是各行业经济总量不大。服务业行业门类中由于个体户多、企业少,经济普查确定的各行业经济总量有限,造成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难提升。三是企业规模小。现有的服务业企业中能够纳入国家统计联网直报的规模以上服务业只有27家,其中运输服务业5家、仓储服务业1家、信息传输业2家、技术服务业2家、房地产业1家、商务服务业5家、教育8家、卫生3家;规模服务业门类中城市交通运输业、租赁业、机动车修理业、居民与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等为空白。四是规模服务业企业个数在全市占比小。桃源规模服务企业仅占全市384家的7.0%,少于武陵的91家、澧县的76家、汉寿的35家、鼎城临澧石门的28家,这与人口大县、版图大县身份不符。
2、缺乏规范管理。一是管理机构职能不强。“县服务业发展办公室”有机构但无相应的职权职能,无能力对各行业实施规范管理。二是工作力度不大。没有像抓农业生产与规模工业发展那样作为县级工程明确有主管部门集中精力抓,没有按行业制定发展规划和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三是工作措施不得力。没有建立像推进农业生产与发展规模工业那样的激励机制,没有制定过硬的奖励措施,致使服务业除垄断行业外基本上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四是部门归口管理职责明确不够。服务业门类多,除交通运输、金融、房地产、教育、卫生等行业归口管理到位外,其余行业的归口管理不够到位,有的甚至没有部门归口管理,致使行业归口部门没有发挥好引导发展的作用,更说不上政策扶持和重点支持。
3、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低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2014年桃源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为9271元,低于全国的22425元、全省的16947元、全市的15867元。与全市兄弟县市区比,低于武陵的94682元、津市的14766元、鼎城的13542元、安乡的12665元、石门的11469元、临澧的11454元、澧县的11092元、汉寿的10740元。
4、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到2014年止,桃源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6.0%,低于全国的48.2%、全省的42.2%、全市的38.4%。与全市兄弟县市区比,低于安乡的51.7%、汉寿的43.8%、鼎城的43.3%、临澧的40.7%、澧县的40.4%、石门的39.8%、武陵的39.1%,仅高于津市的34.6%。
三、促进桃源县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将“服务业”发展作为县级工程来抓,组建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整合“四大家”领导力量,把“服务业”纳入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大盘子中,统筹决策,协调推进。
2、制定奖励措施。建议依据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有关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像抓农业和规模工业一样,出台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立相应的发展基金,激励企业自主做强做大,形成龙头产业,带动整个行业,推进桃源服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建立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建议明确县“服务业发展办公室”为服务业发展的协调管理机构,赋予相应的职权职能,制定全县服务业发展工作规划与扶持奖励措施,督促考核各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落实进展情况。二是建立归口行业管理机制。建议将全部服务业按行业门类划分归口管理部门,明确职能部门与行业归口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责、目标与任务,确保各门类的服务业都有牵头单位主抓和引导,促使服务业发展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建立统计工作机制。建议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湘政办发(2015)1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建立行业归口部门管理的服务业统计工作机制,各负其责,切实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抓好企业入规入限工作,强化数据监管,做到应统尽统,确保服务业统计数据真实反映地域内各个服务行业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