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当下,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与全国全省全市一样,鼎城区服务发展也步入快车道,成为支撑鼎城经济发展、助力鼎城“二次创业”的第一动力,2016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已经占据鼎城经济半壁江山,成为上半年稳定鼎城经济增长的“头号功臣”,但当前服务发展困难仍然较多、面临问题不容忽视,未来需要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繁荣商贸、做强物流、壮大旅游,推动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区服务业发展现状
1、领导重视,推进有力。区委、区政府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进二次创业、建设现代鼎城的工作重点之一。成立了区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区长亲自担任组长,出台了《鼎城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管理和奖励暂行办法》,印发了《鼎城区2016年现代服务业发展考核办法》,为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建立了长效政策机制,必将更加有力的推动服务业发展。
2、基础扎实,条件优越。我区服务业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天时——在农业增长速度放缓、工业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央、省、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发展服务业,并为此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地利——鼎城区江南城区的位优势是常德其他区县市无可比拟的。过江隧道、临江棚户区改造对接江北,阳明湖板块、空港新城南向发展,大大拓展了江南城区发展空间。人和——市委、市政府“一江二岸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项目、资金三过江的政策利好,鼎城人掀起二次创业的热潮,为服务业大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总量较大,贡献突出。2015年全区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19.3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二,今年上半年,全区服务业完成增加值67.8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占GDP比重58.2%,比第二产业高出33.4个百分点,成为拉动鼎城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4、增长强劲,来势可喜。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江南新城建设的稳步推进,2015年,我区服务业一举扭转前几年的颓势,夺得全市考核排名第二的好成绩。2016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9%,增幅排名全市第一,实现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8.83亿,同比增长14.8%,排名全市第一,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9%,增速超过第二产业17.19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3.5%,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来势喜人、支撑有力。
5、空间很大,潜力无限。传统的桥南商圈提质改造,阳明湖版块、临江棚改、空港新城等项目的规划建设拉开了序幕,将推鼎城服务业再上新台阶。对比江南城区城市建设的发展势头,对比服务业全市考核第一名的武陵区、对比沿海地区发在宾现代服务业,鼎城无论是业态的升级、入规入限企业的家数,还是企业的规模、企业营业收入增幅,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完全具备超越式发展的可能。
二、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布局分散规模不大。鼎城服务业企业数量众多,但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品牌竞争力的较少,尚未形成集群发展的态势。随着城市扩容提质,原有的桥南市场和桥南汽车总站商业中心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尤其是街道、社区级商业中心偏少。已入规入限的94家中(限上58家、规上36家),注册资金5000万以上,年营收1亿以上的服务业企业不足10家。江南城区至今还没有一家规上限上的五星级宾馆、大型超市、大型医院、大型影院、大型娱乐企业。
2、服务业业态结构不优。我区商贸、运输、物流等传统服务业企业多,但档次不高,品牌不响。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电子商务、旅游文化、休闲娱乐、金融证券、汽车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业态企业少甚至还是空白。
3、经营不佳后劲不足。政府号召个转企、企入规,并为此出台了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但个体户转企、入规的积极性不高,造成服务业数据上不去,后劲乏力。其主要原因是个体户担心转企、入规后增加企业的成本和税收。部分规上、限上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不佳 ,有的连维持生存都很困难。
4、产业发展氛围不浓。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涉及部门和行业多,需举全区之力。但不少单位和部门,没有像重视农业、工业那样重视服务业。前不久,区服务业办到有关单位督查时,有的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竟然不知道现代服务业为何物。
三、下段工作打算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服务业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新动力。我们要主动特意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培育市场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促进我区服务业再上新台阶。
1、繁荣现代商贸业。充分发挥鼎城商贸优势,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德江南、江南汇和华邦国际等项目建设。新建农产品批发、五金机电和汽车城等专业市场,打造百亿市场群,形成完善的大桥南商贸发展新格局。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注册成立“桥南淘宝网站”和桥南商贸物流信息中心,筹建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大力发展“020”商业模式,力争“十三五”末各专业市场和商家电商营销额占50%以上。
2、做强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鼎城区位优势,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完善配套服务,构建网络发展、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物流体系,把现代物流业打造成鼎城的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力争发展2A以上的物流企业50家,物流营业收入近100亿元。
3、壮大文化旅游业。抓好江南城区沅江风光带管理,加快常德画墙建设,着力打造常德市最美沿江风光带。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依托花岩溪旅游度假区和鸟儿洲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创新发展方式,提升生态文化旅游产品竞争力和吸引力。“十三五”期间,力争新建四星级以上宾馆2家。
4、发展其它服务业。发展家庭服务业,推进家庭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和专业化,重点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家庭看护等家庭服务业。发展养老服务业,鼓励和引导相关行业积极拓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精神慰籍等服务业。发展健康服务业,引导文化与体育健身消费,整合鼎城优势医疗资源、特色养生保健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养生、体育和医疗健康旅游。培训新型服务业,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汽车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服务业。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服务业与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