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委七届四次全会吹响了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总号角,临澧作为常德北大门,产业发展一直也是临澧县的发展短板,深入分析全县产业发展结构,对于找准发展短板,促进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五年来的三次产业结构现状与特点
(一)从三次产业结构看
2012年--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情况表 | |||||
单位:亿元 | |||||
年份 | GDP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结构比 |
2012 | 103.55 | 21.61 | 40.61 | 41.33 | 20.9:39.2:39.9 |
2013 | 116.26 | 23.68 | 45.02 | 47.56 | 20.4:38.7:40.9 |
2014 | 127.91 | 26.53 | 49.33 | 52.05 | 20.7:38.6:40.7 |
2015 | 139.42 | 27.73 | 52.34 | 59.35 | 19.9:37.5:42.6 |
2016 | 155.49 | 32.19 | 55.88 | 67.42 | 20.7:35.9:43.4 |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
1.五年来第三产业比重基本呈逐年上升,由2012年的39.9%逐年上升到2016年的43.4%,增长了3.5个百分点。
2.第二产业比重呈逐年下降,由2012年的39.2%逐年下降到35.9%,下降了3.3个百分点。
3.第一产业比重呈缓慢波动下降,但是降幅较小,五年来仅下降0.2个百分点。
4.五年来产业结构从二、三产业为主,一产业为辅逐步调整为三产业为主,二产业其次,一产业再次之的结构模式,产业结构更加趋于优化。
(二)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看
2012年--2016年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情况 | ||||||||||
单位:万元、% | ||||||||||
2012 | 占比 | 2013 | 占比 | 2014 | 占比 | 2015 | 占比 | 2016 | 占比 | |
第一 产业 | 216128 | 237302 | 227020 | 235193 | 327249 | |||||
农业 | 111402 | 51.5 | 122731 | 51.7 | 101196 | 44.6 | 102886 | 43.7 | 149902 | 45.8 |
林业 | 7732 | 3.6 | 8469 | 3.6 | 4464 | 2.0 | 4943 | 2.1 | 10280 | 3.1 |
牧业 | 81731 | 37.8 | 89525 | 37.7 | 104611 | 46.1 | 108536 | 46.1 | 135006 | 41.3 |
渔业 | 10731 | 5.0 | 11754 | 5.0 | 12471 | 5.5 | 14497 | 6.2 | 26697 | 8.2 |
农林牧渔服务业 | 4532 | 2.1 | 4823 | 2.0 | 4278 | 1.9 | 4331 | 1.8 | 5364 | 1.6 |
1.农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2.林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比重呈波动下降;
3.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比重呈波动增长;
4.渔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比重呈逐年上涨趋势。
(三)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看
2012--2016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情况 | |||||
单位:万元 | |||||
年份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第二产业 | 406079 | 450225 | 493324 | 524329 | 559934 |
工业 | 330430 | 368103 | 401666 | 425178 | 453296 |
建筑业 | 75649 | 82122 | 91658 | 99151 | 106638 |
1.五年中工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的比重始终保持在80%以上,年均增长速度为8.4%;
2.建筑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比重一直处于20%以下,但其年均增长速度为9.0%,高于工业五年来的年均增长速度。
(四)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
2012--2016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 ||||||
年份 | 单位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第三产业 | 万元 | 413248 | 475076 | 523213 | 587563 | 667742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万元 | 73377 | 80400 | 86017 | 87241 | 90710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万元 | 28524 | 29813 | 33864 | 37988 | 43765 |
批发和零售业 | 万元 | 40151 | 44114 | 47716 | 50721 | 53383 |
住宿和餐饮业 | 万元 | 24959 | 27204 | 29456 | 32484 | 35143 |
金融业 | 万元 | 16405 | 18292 | 21190 | 25780 | 28138 |
房地产业 | 万元 | 31411 | 33974 | 34352 | 36446 | 3766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万元 | 3898 | 5487 | 8076 | 9094 | 10631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万元 | 776 | 1005 | 1171 | 1362 | 1651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万元 | 1161 | 1336 | 1548 | 2239 | 2571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万元 | 32873 | 38271 | 43492 | 59203 | 71646 |
教育 | 万元 | 20200 | 23907 | 27382 | 30708 | 36914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万元 | 20947 | 28115 | 35256 | 38863 | 47899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万元 | 3409 | 4420 | 5404 | 6106 | 7206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万元 | 115157 | 138738 | 148289 | 169328 | 200423 |
1.从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看,对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三大类行业合计对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超过53%,贡献率最低的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贡献率仅为0.2%。
2.三大类行业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居民服务业和其它服务业呈逐年上升趋势;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贡献率从2012年的27.9%增长到2016年的30.0%,居民服务业和其它服务业贡献率从2012年的8.0%增长到2016年的10.7%。
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呈逐年下降态势,贡献率从2012年的17.8%下降到2016年的13.6%。
4.其它行业贡献率相对较小,其变化也相对稳定。
二、临澧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三次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合理
五年来,虽说我县的三次产业结构有一定优化,但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二产所占比重严重偏低。从全市来看,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42.8:44.2。2016年我县第一产所占比重为20.7%,高于全市7.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35.9%,低于全市6.9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1.第一产业大而不强。临澧作为农业大县,是国家粮食生产大县、油料生产大县,但是农业内部结构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从五年的发展数据看,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比重仅占1.6%,低于全市11.3个百分点,发展严重滞后。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县的农产品基本没有规模化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生产基地,主要靠传统种植零散作业。农产品知名品牌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基本处于产业链低端。
2.第二产业发展滞后。从二产内部结构看,工业经济直接影响着整个二产的发展。一是产品低端,附加值不高。2016年我县的工业主要集中在烟花制造、水泥石膏制造和纺织业三个行业,其中烟花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达到21%,水泥石膏制造业产值占比13.9%,纺织业产值占比11.7%。不难看出,我县资源型、烟花制造比重过大,重工业中,石膏、水泥等依赖资源型的工业比重较大。整个工业层次较低,在产业链中处于低端,整体效益不高。二是技术水平落后,缺乏创新能力。从高新技术产业来看,2016年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为101925万元,占GDP比重6.6%,远远低于安乡14.3%,澧县12.9%等周边县市区。三是企业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总体来说,临澧的工业企业多数规模小,产业集群少,企业间专业化协作能力较差,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我县至今为止在库的107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没有一家大型工业企业,中型工业企业也仅有26家,占全市中型企业家数不到十分之一。工业企业规模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削弱了临澧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第三产业结构不优。五年来,临澧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然而结构不优的问题仍然存在。一是商贸业活力不够。受消费品市场不发达、商贸流通网络欠完善以及城乡消费环境差异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全县居民消费还是以住房、教育、医疗等刚需为主,消费潜能亟待释放,从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1.8%的情况来看,临澧依然处于全市中下游水平,低于全市均速0.1个百分点。二是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较高层次的知识、技术性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以及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业态较少。三是旅游业进展缓慢。虽然我县已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但太浮山旅游开发、林老故居等项目尚在抓紧建设之中,文化旅游业发展基础还不稳固,知名度还不高,导致旅游业发展缓慢。
三、几点建议
近年来临澧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但经济总量极为有限,发展基础还不稳固,结构调整还需加强,特别是全面小康建设任务艰巨,就我县区域特点和发展现状,比较合理的产业结构比为应在10-15:40-45:45-50区间。我们一定要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稳增长、促升级的主战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部署、调度和推进,促进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提质。
1.抓特色,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一是开展特色产业创建。进一步巩固全省粮食生产大县、油料生产大县、烟叶生产基地县地位,着力打造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黄花鱼之乡、中国杂柑之乡。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力推进“六个一工程”建设,即一乡镇一美丽村庄、一乡镇一主导产业、一乡镇一示范性家庭农场、一乡镇一星级农庄、一乡镇一示范合作社、一乡镇一农业招商项目,切实解决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化水平偏低以及龙头企业匮乏等问题。三是继续稳定粮食生产。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水平;依法正确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和专业户,促进粮食规模化经营发展。
2.促提升,振兴工业经济实力。一是要抓好园区建设。要坚持不懈打好园区攻坚战,加速推进工业园区化、园区现代化,提升产业配套、产城互动、体制创新的水平;要积极推进园区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娱乐设施的配套,让园区成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精彩互动的新亮点;要抓好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大力引进中小微企业,着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业发展氛围。二是要搞好企业帮扶。要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一对一结对服务,“抓两头促中间”,促进冀东水泥、中泰特装、安塑包装、美华尼龙、天伦先陶等成长性好的企业,加速成长,规模扩张;促进凯岭食品、中航精工等运行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重焕生机。三是推动转型升级。一方面,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烟花、造纸、纺织等行业通过技术、信息、管理等手段进行改造提升,拉升产业链,推动规模工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重点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创新能力突出的本土中小型高新科技企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3.重拓展,激发三产发展活力。一是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生活服务业、房地产业、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培育消费热点,推进三产繁荣。二是促进商贸流通。完善城乡商贸流通网络,着力推动大型超市、商场向社区和农村延伸,繁荣城乡消费市场;要充分发挥县城中心城区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社区消费、商贸市场、酒店餐饮、休闲娱乐等生活服务业,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早日突破百亿元大关。。三是打造文化旅游业。启动实施文化旅游产业三年攻坚计划,加强拓展提升,坚持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组建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加大林伯渠故居、太浮山、开泰山、复船水上乐园、宋玉城等休闲农庄建设开发力度,打响红色游、生态游、文化游三大品牌,推动临澧文化旅游业旺起来、火起来、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