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全县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速整体呈现负增长趋势,特别是在2月份出现断崖式下跌,3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手抓紧抗疫,一手抓紧企业复工复产,生产形势逐渐好转,部分企业和行业已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形势好转,为下段工业全面复苏、产值扭负为正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较好基础。
一、 生产运行总体情况
一季度,全县148家规模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3.32亿元,同比下降3.7%,比上年回落10.5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15.1亿元,下降2.4%,比上年回落10.1个百分点,在全市九个区县市中处于居中位置。
二、主要特点
1.生产经营情况逐渐好转。3月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好转,大部分企业开始复工复产,企业开始回血复苏,但总体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从统计数据看,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当月产值增速转负为正,达到4.8%,比上年同期回落7.2个百分点,当月环比增长170.9%,比上年同期提升90.8个百分点;一季度累计产值增速-3.7%,比上年同期回落10.5个百分点。
2.部分企业和行业仍保持了较好的生产形势。一季度,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同比正增长的企业62家,占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41.9%。全县有12个行业大类产值呈正增长,占全部27个行业大类的44.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45.6%,高居增速榜第一位。
3.高新技术企业有良好表现。全县现有高新技术产品规模工业企业62家,占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41.9%。一季度实现高新增加值6.9亿元,增长6.1%,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5.8%。其中有51.6%的高新企业呈正增长态势,医药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等类高新技术企业表现较好。
4.园区工业小幅下滑。园区73家规模工业企业,一季度完成产值43.59亿元,同比下降8.9%,比上年回落12.9个百分点,园区工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68.8%;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9.87亿元,下降2.2%,比上年回落9.3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5.5%。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企业和行业生产受疫情影响较大。2月份,受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许多企业停工停产,工业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跌,当月产值下降30.3%,3月份仍有部分企业没有完全复工复产。一季度,产值负增长的行业有13个,占全部工业行业大类的48.1%,其中疫情对行业冲击较大的行业有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65.2%),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50.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中的火力发电业(-40.7%)。
2.企业资金紧张或周转困难。一季度对18家企业的网上景气状况调查显示,有近三成的企业表示资金紧张、近二成的企业表示融资成本上升和融资困难。通过对10家机电类企业座谈调查显示,6家企业表示资金紧张或资金周转困难。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原材料和运输成本增加,且要付现金,但产品销售大部分是赊账,资金回笼慢,资金周转期延长,有的甚至由过去的60天周转期延长到了90天以上,资金链随时有断裂的危险,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3.疫情影响难以在短期内消除。目前,国内疫情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国外疫情仍然很严重,国际市场萎缩,出口受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很多行业。根据最近一套表网上联网直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到4月中旬为止,仍有12.2%的企业恢复生产情况低于正常状态的80%。个别企业反映,5月份的订单较前几个月下降了50%以上,而且国际疫情一天得不到缓解,企业订单还会进一步减少。
四、建议
1.帮助企业恢复生产。新冠肺炎疫情对一季度生产的影响是巨大的,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走出困境,就成为了政府部门的一项十分紧要任务。县、乡镇、社区可以安排力量帮企业协调疏通原材料供应市场、寻找新的订单市场,探索新的物流和销售方式,制定和落实一系列刺激经济恢复的优惠政策,让企业消除疫后隐患,重拾经营信心,为二季度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的工业经济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2.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矛盾。疫情期间,部分企业停工停产,部分企业产品积压,部分企业售后资金回笼缓慢。企业重启需要启动资金,企业持续生产经营需要运转资金,每一步都要钱。政府部门可以合理利用信用贷、科技贷、抵压贷等金融优惠政策,给部分有需要讲诚信的企业以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来缓解资金紧张矛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3.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疫后特殊时期,地方政府要维护好企业周边的社会秩序,严打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各种不法行为。职能部门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企业,规范好各种涉企收费,将各种优惠政策、减负措施落到实处。政府和职能部门要科学制定企业用地规划,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配套生活功能,为工人创造一个轻松方便、充满活力的健康生产生活环境。
(石门县统计局:董 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