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临澧县“四上”企业现状简析  

2020-06-09 10:20 来源:临澧县统计局
阅读次数:
字号:【

统计上的“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以上建筑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以及规模以上服务企业。“四上”企业是“一套表”改革和联网直报的“龙头”,更是评价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据。“四上”企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澧经济发展的趋势。近期,临澧县统计局组织专业人员对我县“四上”企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一、2019年临澧县“四上”企业基本情况

(一)分行业占比情况

2019年末,临澧县在库“四上”企业268家,同比增长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38家,增长9.5%,占“四上”企业总数的51.5%;资质以上建筑业7家,增长16.7%,占“四上”企业总数的2.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60家,增长13.2%,占“四上”企业总数的22.4%;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12家,占“四上”企业总数的4.5%;规模以上服务业37家,同比增长5.7%,占“四上”企业总数的13.8%;房地产开发经营业14家,增长16.7%,占“四上”企业总数的5.2%。

(二)企业入、退库情况

2019年,从新增情况看:全县共新增规上企业3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9家;建筑业1家;批发和零售业8家;房地产开发经营业2家;规模以上服务业6家。从退库情况看:规模以上工业4家;建筑业2家;批发和零售业4家;规模以上服务业2家;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无退库。不难看出,2019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净增最多。

(三)企业乡镇分布情况

2019年,临澧县在库“四上”企业个数前三的乡镇为安福街道、新安镇、合口镇,分别为159家、30家、20家,安福街道在库企业数最多,三个乡镇合计209家,占全县在库企业总数的比重达78%,其他8个乡镇仅占22%。全县“四上”企业分布极不平衡,修梅、烽火、望城等乡镇、街道还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在库“四上”企业数与常德市其他区县比较情况

截至2020年一季度,临澧县“四上”企业在库总数为266家,仅占全市企业总数的8.1%,未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从“四上”企业数全市排名看,临澧排在全市第7位(见图三),比排名第1的武陵和第6的汉寿分别少194家和38家。分专业看: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家数较少,占全市比重仅有8.5%、7.2%,“偏科”严重;服务业在库数全市垫底,比排名第八的津市还少10家,发展相对滞后。

三、临澧县“四上”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认识不到位。一是申报不主动。有些已经达到入库标准,但不愿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准备各种资料申报。二是申报嫌麻烦。企业申报成功后不仅要安排专(兼)职统计人员每月报送统计报表,平时还要建立相关完善的统计台账等基础资料,势必就会增加企业管理成本和统计人员工作量,无形中打消了企业的积极性。

(二)企业规模总量偏小。近年来,临澧县“四上”企业数量上虽有所扩大但规模仍偏小。从企业数量上看。临澧县“四上”企业单位数在全市9个区县中排位第7,比津市、安乡分别多7家、51家,但地区生产总值却少安乡1.4亿元。从全市占比看。临澧县“四上”企业占全市比重为8.1%,而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市的5.2%。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企业规模偏小,导致其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再加上制度要求,非当年新开业的达标企业只能按照自然成长法则,实行发展达标,不能进行月度申报,导致部分企业只能年度入规,因为发展不快,所以入库进度也慢。

(三)“个转企”难度大。由于个体经营户经营简单、管理松散、税费较低,当个体经营户转为企业法人单位后,同时还要增加一名专(兼)职的财务或统计人员,要填报正规的统计报表和财务报表,任务细而繁琐,企业管理成本增加,因此一些已达标个体经营户不愿注册成企业法人单位,从而就无法申报为“四上”企业。由于“个转企”难度大,已达标企业未纳入联网直报统计范畴,无法报送有关数据严重影响了我县GDP核算。

四、申报工作建议

(一)加强业务指导。一是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及时把“四上”企业入库所需材料、流程、要求等传达到相关单位和企业,提高入库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做好企业监测。将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培育和发展的重点,做好跟踪和监测,尤其是有生产淡旺季之分的企业,提前对企业的生产运行场景拍照留存,便于年底资料申报,提高通过率。

(二)加强沟通协调。一是做好信息库比对。积极与工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等部门联系,对税收或营业额达到一定额度的企业进行监测,甄别入规对象。二是做好个体户申报。充分利用工商数据,掌握“大个体”情况,加快推进“个转企”工作,重点推动达标的个体经营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已达标企业按材料要求及时在申报期内申报入库,培育和壮大更多的“四上”单位入规入统。

(三)加大培育力度。一是加强政策宣传。由于各种内外部原因,企业自主申报纳入“四上”单位统计的积极性不高,建议各主管部门加强对“四上”企业入库工作的宣传动员,提高企业对入库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消除不必要的顾虑,提高企业积极性,确保达标的“四上”企业都能及时主动申报入库;二是健全激励机制。县直行业主管部门要健全企业入库奖励机制,对新入库的“四上”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扶持其更好的发展。

归档时间: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