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临澧县规模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临澧县工业经济面临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落实,规模工业经济逐渐复苏,工业增长步伐加快,但后期依然面临一些压力。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逐渐恢复
分月来看,疫情对2月的影响最大,当月产值下降44.7%,3月基本恢复正常,4-5月维持了10%以上的高速增长,6月有所减缓,但依然保持了9.6%的增长(图1)。累计工业增加值增速2月为-6.3%,5月份实现扭负为正,达到1.5%。6月,全县23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实现正增长,较2月增加7个,较3月增加5个。
(二)行业增长两极分化
1-6月,除食品制造业和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一直正增长外,其它行业均有增有减。增长最快的行业(医药制造业)与下滑最多的行业(电力供应业)差距高达432%,差距较4、5月分别拉大291.7、28.0个百分点。
(三)新投产企业增长强劲
2019年临澧县新建投产企业7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1家。7家企业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速4.9个百分点,贡献率112.0%。
(四)企业效益逐步改善
5月,全县亏损企业数量从24家减少到16家,环比减少33.3%,同比增长6.7%,较2-4月分别下降34.5、15.5、29个百分点。全县规模工业企业5月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07亿元,同比下降0.7%,利润下降幅度逐月收窄,较4月、3月、2月分别收窄15.6、32.2、49.3个百分点。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当前产销压力较大。国内疫情虽得到有效控制,但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受到制约,县内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行业订单减少,企业生产开始缩减。此外,6月开始降水量明显增多,受工地作业影响的建材生产行业生产也有所减少,6月当月产值环比减少8.1个百分点。6月当月产值负增长企业由5月份的31家增加到34家,跌幅超过50%的企业由5月的11家增加到14家;1-6月,规模工业实现销售产值50.6亿元,产销率为95.51%,低于同期1.2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生产、销售均面临一些压力。
(二)行业结构待进一步优化。一是传统行业转型较慢。随着全民环保意识加强,禁燃禁放举措更严,县内传统的烟花产业逐渐萎缩,行业转型、企业转产、工人转岗进度较慢。二是资源型企业占比较大。全县以石膏、石灰为原料的资源型企业较多,这类企业的产品一般加工程度低,生产工艺简单,不利于行业长久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抓大稳小盘活工业经济
一是做大龙头企业。要助推龙头企业聚力创新、加强管理,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围绕现有产业上新高端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二是培育高质量的小微企业。全县小微企业125家,占到了全县规模工业的91.9%,小微企业在上半年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要持续落实政府解决小微企业的各类优惠政策,解决好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政策、资源向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倾斜,加大对成长型工业企业扶持力度,提高对临澧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加快推进产业链建设
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链。结合临澧县非金属矿藏资源丰富的优势,紧盯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从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培育优势产业上发力。二是要积极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加快达产达效。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硬支撑,大项目、好项目集中发力,早开工、早建成、早达效,就能更好跻身于产业链竞争。
(三)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一是吸引高新企业落户。以临澧高新产业园区为依托,制定激励政策,吸引高技术企业落户。二是吸引高学历人才落户。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引进高端人才,为企业研发提供智力支持。同时,积极落实高学历人员落户优惠政策。三是鼓励研发投入。推出科技成果奖补新举措,推进科技金融惠企,落实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提升本土企业创新投入意愿。推进研发成果转换,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推动企业提高生产工艺,产品更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临澧县统计局 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