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汉寿县经济形势简析

2022-06-28 14:42 来源:汉寿县统计局
阅读次数:
字号:【

今年来,汉寿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和“六大专项行动”,以重点工作落实带动各项工作突破,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一、1-4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1-4月,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4%;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6亿元,增长2.4%;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8亿元,增长12.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为395.27亿元、261.16亿元,分别增长13.8%、17.0%。从数据趋势来看,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1.主要指标增速总体好于全市。1-4月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存款余款、贷款余额、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3、12.2、0.2、2.4、3.8、12.7个百分点。

2.发展质量稳中向好。一是企业效益保持稳定。1-4月规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41.1%,资产负债率下降2个百分点,百元营业成本下降2.45元,利润率上升1.83个百分点。二是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工业投资增长46.3%,较总体增速高23.9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较同期提升8个百分点;企业研发费用增长23.7%,快于营业收入增速9个百分点。

3.民生保障稳健有力。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一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1472元和7116元,增长6.4%和7.8%,增速排全市第2和第1位。增速分别较全市平均水平高0.4和0.5个百分点。

4.财政金融持续增长。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8亿元,增长12.6%,其中,地方税收收入2.62亿元,增长5.4%,增速排全市第3,排位较上月提升1个位次。财政总支出20.11亿元,增长17.9%。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分别为395.27亿元和261.16亿元,分别增长13.8%和17%,增速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4和3.8个百分点。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从要素支撑看,重点领域动力不足。一是先行指标支撑不强。用电量增速持续低位运行,1-4月工业用电量下降17.1%,较全市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市第6位,排位与上月持平,较1-2月下降2个位次。二是消费领域较为低迷。受疫情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大幅回落,4月当月全市下降3.5%;全县下降4.6%,1-4月累计增速仅2.4%,较1-3月回落2.3个百分点。

2.从产业发展看,农业生产增产增收压力大。虽然全县通过压实责任,落实政策,技术指导等一系列措施稳定了粮食播种面积,但受农资价格上涨、农村劳动力匮乏、农业基础设施老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今年粮食在稳面积的基础上,增产增收的压力依然极大。一是成本费用高导致效益低。据调查,早稻种子、机耕机收、肥料、农药等成本约670元。而早稻湿谷按80元/100斤计算,一亩田收益约950元,除去人工,基本不赚钱,甚至亏损。晚稻由于种子品种更贵,杀虫次数更多,农户基本上也是贴本经营。二是农村劳动力匮乏影响粮食生产。劳动力匮乏提高了种粮大户的用工成本,农闲时请季节短工每天150元,农忙时季节短工一般都在200元左右,今年劳资普遍提高,分别达到了180元和230元,均工价预计190元/天,较上年上涨15元。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制约双季稻发展。部分机耕道基本无人管理,无人养护维修,导致有机无路走、农机下田难。这些现状均拉高了农户的种粮成本,进一步挫伤了种粮意愿,同时制约了双季稻的发展。

三、下段建议

1.狠抓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抓好招商招商引资工作,围绕江西生物医药产业园、医美产业园、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园,开展产业链条招商,争取项目新突破;快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康普冻干粉车间、博邦重工、威能陶瓷等17个在建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落地、早投产。加大项目入库力度,确保项目库存量充足。

2.狠抓企业升规入库。进一步加大规模以上企业、商贸、房地产业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培育和入库力度。深入走访“四上”企业和“大个体”工商户,全面摸清家底、不留死角,确保情况明,底子清,做到应报尽报、应统尽统。加快抓好万达商业综合体、野生动物园等成长性企业入库工作,做到成熟一个,入规一个。

3.狠抓文旅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以清水湖野生动物园为龙头的文旅产业,推动野生动物园-蔬菜公园-西洞庭湖湿地候鸟公园“三园一线”黄金旅游线路提质升级。大力倡导“汉寿人游汉寿”活动,进一步加大鹿溪国家森林公园、红色旅游名片帅孟奇故居、汉益沅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等一批汉寿特色景区景点的宣传推介力度,推动汉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汉寿经济增长新引擎。

4.狠抓粮食稳面稳产。重点狠抓粮食生产、抓耕地抛荒治理,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技术指导,确保稳面稳产;加强农资合理调配,确保农资市场供应正常;推动优质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把扶持规模经营主体和加强社会化服务作为突破口,在提品质、增效益上狠下功夫。

归档时间:
已归档